(一)、组织保障:
1、发挥党、政领导的核心作用,发扬公正、公平、民主的工作作风。努力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发挥师生的主人翁作用。
2、发挥工会和教代会的作用,不断推进民主管理,实行校务公开,相关制度提交教代会充分讨论、民主表决,发挥工会组织的参政、议政作用。
3、重视青年团支部的建设,为学校的凝聚力工程奠定广泛的群众基础。
(二)、制度保障:
1、在原有的基础上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制度,使之适应新学校、新要求。
2、根据学校新的管理需要,增补符合学校实际的管理制度。
3、改革原有的管理,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开路。
(三)、硬件保障:
1、在党政部门的关心下,学校努力争取社会各方援助,改善办学条件。
2、根据学校班级、学生数量的实际,优化教师教育教学和研讨交流的场地。。
3、添置信息科技配置,加强信息技术建设,为学校的发展服务。
(四)、资金保障:
1、增加资金管理透明度,坚持出入公开,保证监督畅通。
2、管好、用好学校所得的下拨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