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遗传因素以高度近视更为明显。
2.发育因素由眼轴发育过度所致。
3.环境因素包括用眼过度、照明条件、书写阅读姿势、营养等。
近视的症状
近视度数较高者,除远视力差外,常伴有夜间视力差、飞蚊症、漂浮物、闪光感等症状,并可发生程度不等的眼底改变,如近视弧形斑、豹纹状眼底、黄斑部出血或形成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可发生形状不规则的白色萎缩斑,或有色素沉着呈圆形黑色斑(Fuchs斑);视网膜周边部格子状变性、囊样变性。在年龄较轻时即出现玻璃体液化、混浊和玻璃体后脱离等。与正常人相比,发生视网膜裂孔和脱离的危险性要大得多。常由于眼球前后径变长,眼球较突出,眼球后极部扩张,形成后巩膜葡萄肿。伴有上述临床表现者,称为病理性近视(pathologicmyopia)。
临床分类:
1.按近视的性质分类(1)轴性近视:眼轴过长,但眼屈光力正常者。
(2)曲率性近视:角膜或晶状体的表面弯曲度过大,而眼轴正常者。
(3)屈光指数性近视:多由于晶状体屈光指数增大所致。
2.接近视的程度分类
(1)轻度近视:-3.00D以下。(2)中度近视:-3.00~-6.00D。
(3)高度近视:-6.00~-9.00D。(4)超高度近视:-9.00D以上。
近视的检查
眼部检查包括裸眼视力、矫正视力、眼压测定等,并用电脑验光、散瞳检影。还采用角膜地图仪、角膜测厚仪、裂隙灯等检查角膜、屈光间质、眼底、角膜厚度和曲率半径等
近视的诊断
近视的诊断:
(一)轻度近视者,近视力正常,远视力下降,但高度近视,远近视力均下降。
(二)高度近视眼球突出,前房深,瞳孔大,乳头颞侧弧形斑,豹纹状改变,后极部脉络膜萎缩,黄斑部变性、出血,玻璃体混浊或液化,视网膜脱离,找到网膜裂孔。
(三)辐辏欠佳或有轻度外斜视。
(四)检影验光可确诊屈光度数。
(五)凹透镜片矫正。具备第1、2、3项即可诊断,兼有第4、5项即可确诊。
鉴别诊断:
假性近视:由调节痉挛引起,多见于青少年,短期内视力下降明显,但休息后或睫状肌麻痹后视力有提高或近视消失或程度减轻。
治疗
近视的治疗
近视的治疗概要:
近视纠正不良用眼卫生习惯。高度近视者可试用组织疗法。为目前治疗真性近视最常用和最好的方法,有镜片矫正和角膜接触镜两种。治宜补心益气,安神定志,方选定志丸加减。肾亏虚者,治宜滋补肝肾明目,方宗杞菊地黄丸加减。
近视的详细治疗:
预防:
1.注意用眼卫生,纠正不良用眼卫生习惯。
2.积极做眼保健操。
3.真性近视者应及时配戴合适的眼镜,以防用眼过度,加深近视。
治疗:
1.全身治疗
高度近视者可试用组织疗法,如肌注胎盘组织液,眼明注射液等。
2.手术
(1)角膜屈光手术,如准分子激光角膜切除术、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角膜基质环植入术等。
(2)眼内屈光手术,如晶状体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人术等。
(3)巩膜屈光手术:后巩膜加固术适应于高度近视的发病初期,期望巩膜加固阻止近视眼的发展。
(4)准分子激光手术:
3.戴镜矫正
4.针刺治疗
2015-3-17(责编:孙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