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2019年4月 第31个 全国爱国卫生月 主题共推“厕所革命” 共促卫生健康

作者(来源):陈丽华    发布时间:2019-04-01

导读:

    20194月是第31个爱国卫生月,今年的活动主题是“共推‘厕所革命’共促卫生健康”。旨在深入学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决策部署,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厕所革命”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以爱国卫生月活动为契机,将推进“厕所革命”作为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组织协调和社会动员优势,进一步宣传引导群众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改善环境卫生状况,以崭新面貌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

 

全国爱国卫生月的由来及意义

    爱国卫生运动,是我国卫生工作的伟大创举,反映了中国卫生工作的鲜明特色。 1989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爱国卫生工作的决定》。要求各级政府要把爱国卫生工作纳入社会发展规划,切实加强领导,使卫生条件的改善及卫生水平的提高与四化建设同步发展。 全国爱卫会第八次扩大会议确定,自1989年起,每年4月份为“爱国卫生月”。

    爱国卫生运动,是关系到社会基层社区方方面面全体人民的大事。讲究卫生,除害灭病,需要社会各行各业,全体百姓,人人关心,在加强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大卫生观念的指导下,坚持统一领导,统筹协调,自上而下,加强管理,才能促进并加快爱国卫生运动向更高、更深层次发展。

今年的三大活动内容

    《全国爱卫办关于开展第31个爱国卫生月活动的通知》明确今年活动四大活动内容为:

   一、深刻领会宣传主题内涵

  各地要深入学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决策部署,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厕所革命”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以爱国卫生月活动为契机,将推进“厕所革命”作为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组织协调和社会动员优势,进一步宣传引导群众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改善环境卫生状况,以崭新面貌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

  二、组织开展各类专题活动

  各地要结合本次爱国卫生月主题,因地制宜地开展通俗易懂、针对性强、形式多样和特色鲜明的爱国卫生月专题活动。要充分利用爱国卫生月,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组织开展持续有效的宣传活动。要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广大群众为主要宣传对象,以关注卫生厕所日常管护、倡导文明如厕、传播卫生防病知识等为主要内容,广泛宣传清洁卫生厕所对于公众健康和社会文明的重要意义,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厕所革命”的良好氛围。

  三、不断创新宣传方式方法

  各地要在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作用基础上,积极拓展官方公众号、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合作平台,结合爱国卫生月宣传要点,开发能够灵活、便捷、快速展示的可视化新媒体传播作品(如宣传海报、公益短片等),组织有奖问答、话题互动、“清洁妙招”视频等网络活动,多角度、全方位普及文明健康知识,提高群众健康素养和防病意识。

31个爱国卫生月宣传要点

    一、卫生厕所是社会文明的标志,转变厕所观念、意识和行为,推进“厕所革命”是改变我国城乡环境和人文面貌的重大民生工程之一。

    1.小厕所,大民生。厕所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基本卫生设施,对公众健康至关重要,是反映社会文明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人无厕、畜无圈的现象极为普遍,痢疾、伤寒等肠道传染病高发。通过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持续推进卫生厕所的建设,改变了我国农村无厕所或厕所脏陋不堪的状况,有效防止了粪便污染水源和土壤,减少了霍乱、痢疾、肠道寄生虫病、腹泻、肺炎、皮肤感染等疾病的发生。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厕所革命和农村改厕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指示,指出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是城乡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不但景区、城市要抓,农村也要抓,要把这项工作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具体工作来推进,努力补齐这块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

    2.推进厕所革命,建设美丽中国。在农村开展“厕所革命”,带动农村污水、垃圾的治理,改变村容村貌,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形成良好的卫生文明习惯,控制疾病的传播流行,使农村环境卫生状况得到根本性变化,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厕所革命”关系到亿万农民群众生活品质的改善。

    近期,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相继出台了《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和《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并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其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是重要内容之一。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8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专项行动的指导意见》,指导各地农村改厕工作,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水平。

   二、使用清洁卫生的厕所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不仅是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和健康需求,更体现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以及实现和维护个人尊严的主观要求。

    1.卫生厕所应当无臭无味、清洁卫生、看不见粪便,对周围环境无污染。卫生厕所是指厕所有墙、有顶、贮粪池不渗、不漏,密闭有盖,厕所内整洁卫生,没有蝇蛆,基本无臭味,粪便及时清理并进行无害化处理。粪便中含有许多影响人体健康的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卵等。如果粪便未经有效的无害化处理,这些病原体就会污染食物和饮用水,或者通过手、口等多种途径进入人体而致病,引起痢疾、伤寒、副伤寒、霍乱、病毒性肝炎等肠道传染病,以及血吸虫、蛔虫、囊虫等寄生虫病。卫生厕所是从源头控制此类疾病传播的关键。

    2.卫生舒适的厕所不仅事关家人的健康,还关系到个人尊严和生活质量。使用卫生厕所首先是粪便无暴露,从而防止蝇蛆孳生,阻断苍蝇等病媒携带病原体污染食物。卫生厕所的厕坑及贮粪池不渗漏可以防止粪便污染水源和水体。

干净卫生的厕所会使人身心愉快,还可以充分保护个人隐私,释放个人压力,满足化妆更衣以及特殊人群(如孕产妇、儿童、行动不便等需要特殊关照的人群)的特殊需求。

    3.经无害化处理的粪尿是很好的有机肥料,使用有机肥能够增加农产品的品质,提高经济效益。通过高温堆肥、厌氧发酵和脱水干燥等方法,能有效地杀灭病毒、细菌和寄生虫,使粪便达到生物的无害化。人畜粪便还田再利用是我们祖先农耕文明的智慧传承,对于中华文明的发展和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时符合农业生态化发展的思路,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三、保持厕所环境卫生,文明如厕是现代人的基本素质,也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1. 文明使用公厕,维护厕内环境卫生。公厕作为最基本的公共服务设施,其建设管理水平和卫生清洁程度,体现了一个地区的文明形象。使用公厕应做到:

1)小便入池,大便入坑,用过的纸巾要放入纸篓,便后及时冲水,避免粪便暴露,产生难闻气味,孳生蝇蛆。

2)便后洗手,及时关闭水龙头。

3)不在公共厕所内吸烟。

4)不乱倒污水,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把垃圾杂物扔进垃圾筒内,保持厕所清洁。

5)爱护厕所内公共设施,不乱贴乱画。

      2.家庭厕所及时清扫,创建家居生活好环境。

1)保证厕所室内干净整洁,尤其要保证便器的卫生,无粪迹、尿迹、痰迹和蝇蛆等其他污物,避免尿迹及粪迹产生臭气并孳生蝇蛆。

2)厕所室内空气流通,无异味。

3)设施和工具摆放有序,干净整洁。

    四、开展医疗卫生机构厕所整洁专项行动,改善医疗卫生机构厕所环境,提升医疗卫生机构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

    1.加强厕所环境保洁。确保厕所环境干净卫生、整洁有序、无明显异味、无蝇蛆。每天定时打扫并进行卫生消毒,有污染时及时清洁,有肠道传染病流行时,应当按照相关规定,加强对厕所(或粪便)的消毒处理,按照相关标准进行粪便污水处理和排放。

    2.完善厕所设施设备。加强厕所设施设备的配置和管理,突出规范化、人性化、科技化以及绿色环保。公共区域和厕所内外要设置醒目规范的导向牌、指示牌、防滑警示牌等标识。完善相关设施,努力为孕产妇、儿童等特殊人群提供人性化服务,按照标准在厕所内建设无障碍设施。有专门人员定期巡查、维护、保养厕所设施设备,发生故障及时维修。(责编:孙雁)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8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