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秋季疾病预防知识

作者(来源):徐韵    发布时间:2012-06-12

经历了苦夏的煎熬后,天高云淡的金秋时节款款而来。在秋季婀娜的脚步中,一些潜伏在其美丽的外表下的疾病也悄然而至。下列这些是秋季常见的一些流行病、多发病。

1、感冒 

秋天气候变化异常,季节转换较快,早、中、晚及室内外温差较大,呼吸道黏膜不断受到乍暖乍寒的刺激,抵抗力减弱,给病原微生物提供了可乘之机,是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病的高发季节。特别是当工作环境通风不好时,感冒更容易在人与人之间迅速传播。老人、小孩是秋季感冒的易感人群。
   
预防首先要遵循春捂秋冻耐寒锻炼从秋始的规律,注意随温度变化选择衣物;增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保持工作环境的良好通风至关重要,尽量避免出入公共场所。要适当多饮水,多吃水果,增强机体代谢;经常使用冷水洗脸洗鼻,也有助于感冒的预防。应尽量避免接触感冒患者,接触到感冒患者或他们碰触过的东西后要洗手,手指还要远离眼睛和鼻子。在感冒流行时可用陈醋熏蒸居室。
2
、消化系统疾病 

病从口入!秋季病菌繁殖快,食物易腐败,是细菌性食物中毒、细菌性痢疾、大肠杆菌肠炎、冰箱性肠炎(耶尔细菌肠炎)等肠道疾病的多发季节;同时秋季也是胃病的多发与复发季节,受到冷空气刺激后胃酸分泌增加,胃肠发生痉挛性收缩,抵抗力和适应性随之降低。如果防护不当,不注意饮食和生活规律,就会引发胃肠道疾病而出现反酸、腹胀、腹泻、腹痛等症,或使原来的胃病加重。严重者还会引起胃出血、胃穿孔等并发症。
  预防是防止腹部受凉。患有慢性胃炎的人要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适时增加衣服,夜间睡觉时要盖好被褥,以防止腹部着凉而引发胃痛或加重旧病。还要加强运动锻炼。注意饮食调养。胃病患者的饮食应以温、软、淡、素、鲜为宜,做到少吃多餐、定时定量。同时,还应注意进食时细嚼慢咽,以利于消化吸收,减轻胃肠负担。讲究心理卫生。要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绪稳定,同时,注意劳逸结合.
3
、肺结核 

肺结核是结核杆菌侵入肺部并引起肺部病变的呼吸道疾病,是唯一具有传染性的结核病。秋季户外活动多,容易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与传染性结核病人有过近距离接触引起感染。提醒人们,当出现脸红、低烧、乏力、盗汗、咳嗽、吐痰等情况时,应提高警惕。
  预防结核病一是要树立不随地吐痰传播疾病的意识;二是要尽量减少在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久留;三是工作和生活区要保持通风,减少居住拥挤。
  有传染性结核病人的家庭或群体也不要恐慌,只要采取正确的预防方法就能避免感染。患者的用品和卧具,在阳光下直射5分钟即可杀死病菌。患者的痰可用纸巾包起而后烧掉。

4、动物伤 

秋高气爽的季节,热爱户外生活的人们总是成群结伴或是一个人到郊区的山野里寻找生活的精彩,可一不小心,可能就会被山里的东道们问候。每年的秋季都是蛇咬伤等动物咬伤的高发季节。
  如果不确定蛇是否有毒,建议都按照有毒处理。一是要尽量避免走动,并让咬伤处低于心脏水平,同时尽快拨打急救电话;如果有绳子,立刻用其绑扎在肢体创口的近心端,绑扎不需要太紧,而且每隔45分钟左右要松开一次,每次1-2分钟。此外,还要尽快排出伤口的毒液,可以用凉水、清水冲洗伤口及周围皮肤。如果需要移动病人,最好抬着,而不要让病人自己走动。

5、秋季腹泻

  秋季腹泻发病初期表现为流涕、咳嗽、发热(一般为38~40)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很多家长以为是普通感冒而忽视。发病一天后,才出现腹泻。

  预防措施:把好入口关十分重要。不吃或少吃生冷食物、避免食用富含脂肪的食物。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增添衣服。另外要搞好环境卫生,注意室内通风。

6、哮喘

   病例:明明这两天感冒了,开始只是流鼻涕、轻微咳嗽,可吃了感冒药后,见他精神还好,就带他到麦当劳去玩,没想到当天晚上咳得越来越厉害,最后竟然胸闷、气喘,到医院看急诊,被确诊为哮喘。

  专家解析

  夏秋季节是儿童哮喘高发期,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气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哮喘发作与体内外多种过敏因素的激发有关,家族遗传因素是可能导致儿童哮喘的主要原因。而外界因素如儿童文具涂改液的气味、动物皮毛带来的过敏源、刚装修的房子散发的气味等,均可促使哮喘急性发作。 

  预防措施:秋季房间内要保持通风、干燥。床上用品应该经常曝晒和清洗,将可能诱发哮喘的尘土、皮屑、螨等都去除掉,床罩以及床上用品应定期用开水烫洗以杀死尘螨。同时,宝宝在运动后不要过于劳累,注意天气变化,避免着凉而患感冒,少吃过冷、过甜和油腻食品以及含防腐剂和色素的食物。
7
、过敏性鼻炎

  重点防护儿童:经常流鼻涕,打喷嚏的儿童

  病例:开学了,刚上一年级的小超近来每天早晨起来都要打上二十来个喷嚏,鼻涕随之流不止。可到了中午或晚上,这种症状就大为好转。家长还以为是感冒,就给小超吃感冒药,可症状消失了没几天,就又反复出现。

专家解析:

  因为秋季天气干燥,各种过敏因素容易招摇过市,刺激孩子的鼻黏膜,引发过敏性鼻炎。另外,因为空气的污染比较严重,孩子得季节性的过敏性鼻炎比较多。要是孩子连续打十几个、二十几个喷嚏、鼻塞很厉害、流清鼻涕,并可能伴有头疼等症状,那大多是已经成了过敏性鼻炎的俘虏。

  预防措施:预防过敏性鼻炎的发生,首先得知道孩子对什么过敏,然后敬而远之。目前的过敏源测试可以准确地找出让孩子过敏的罪魁。出现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

8、急性肾炎

  重点防护儿童:夏季患过扁桃体炎和脓包疮的儿童

  病例:5岁的薇薇在暑期全身长了脓包,因为痒,她总爱用手挠,所以脓包总好不了,可开学没多久,薇薇就开始每天下午低烧,并有头晕、恶心、食欲减退等症状,早上眼圈也是肿肿的。可妈妈总认为是感冒,不想耽误她上学,也没当回事,可一天早上薇薇突然全身浮肿,而且拉不出尿,最后被诊断为急性肾炎。

预防措施:

此类急性肾炎的关键,是防止扁桃体炎和脓包疮的发生。对于反复发作急性扁桃体炎的患儿,应考虑到医院切除扁桃体。因为扁桃体反复发生炎症已起不到防御器官的作用,将成为一个病灶,导致其他疾病。一旦发现孩子有上呼吸道等感染及眼睑浮肿,尤以清晨较为明显者,应尽早带孩子到医院看医生,做相关检查。

护理措施:

首先要注意休息,在发病的头两周内,无论病情轻重,均要患儿卧床休息。一旦浮肿消退,肉眼血尿消失,测量血压也正常,可以允许其在室内活动。等尿液化验正常后,可恢复正常的生活,但短期内要避免剧烈运动。

  饮食上,由于患病的早期肾滤过功能减退,食物中蛋白质和盐的量也要限制,待浮肿消退,血压恢复正常后,可以逐渐由低盐饮食过渡到正常饮食。

9、扁桃腺炎

10岁以下孩子扁桃腺炎的发病率较高,尤其是那些本来扁桃腺炎肥大的孩子更容易发生扁桃腺炎,所以有的孩子一旦感冒发烧,扁桃腺就肿大,有的甚至高烧40摄氏度以上,连日打针吃药都不能退烧,这是因为有的孩子平时吃药多,产生了抗药性,故孩子有病,如果没有经过医生允许,千万不要乱吃药,至于预防扁桃腺炎的发生,应该尽量避免孩子伤风感冒,不接触病人,增加孩子的营养,增强抵抗力。
10
、重视并发症

在患伤风感冒、支气管炎、扁桃腺炎的同时,最容易发生的并发症就是肺炎,很多孩子病未痊愈又因受凉或接触病人,或因扁桃腺炎而并发肺炎,肺炎除了呼吸困难外,并有剧烈的咳嗽和高烧,如不及时治疗就有生命危险,预防本病就是不要忽略病发的初期,有病早医,不自作聪明随便拿药给孩子吃,以致延误了治疗时间,导致病情加重。
11
、个人防护措施有哪些?

1)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勤洗手: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鼻涕、痰液等呼吸道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的病原,有可能通过手接触分泌物,传染给健康人,因此特别要注意手的卫生。

3)多喝水:特别在秋冬季气候干燥,空气中尘埃含量高,人体鼻黏膜容易受损,要多喝水,让鼻黏膜保持湿润,能有效抵御病毒的入侵,还有利于体内毒素排泄,净化体内环境。

4)要坚持体育锻炼和耐寒锻炼;适当增加户外活动(但雾天不要晨练,因为浓雾中不仅含有大量有害物质,而且水汽较多,会影响人体肺部的气体交换)。

5)补充营养,适当增加水分和维生素的摄入。

6)咳嗽、打喷嚏时捂住口鼻,防止污染空气。

7)生活有规律、保证睡眠、不吸烟、少饮酒,并注意保暖防止感冒,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学校防欺凌电话:54828337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8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