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认识结核病
1. 什么是结核病?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肺部。
2. 全球及我国疫情现状:说明其仍是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消除误解,重视但不恐慌。
3. 重点强调:肺结核是可防、可控、可治的疾病。
二、识别早期信号
1. 详细讲解核心症状:咳嗽、咳痰持续两周以上。痰中带血或咯血。
午后低热、夜间盗汗。乏力、食欲减退、体重减轻。
2. 告诫师生:出现上述任一症状,尤其是咳嗽超过两周,应立即报告校医或就医检查。
三、了解传播途径
1. 主要传播方式: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2. 具体场景举例:患者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时产生的飞沫被他人吸入。
3. 强调:不是所有结核病人都具有传染性,只有痰菌阳性的肺结核患者才是主要传染源。
四、掌握预防方法
1. 疫苗接种:新生儿接种卡介苗的重要性。
2. 个人防护: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咳嗽时用纸巾或手肘遮挡。勤洗手,保持手部卫生。
3. 环境管理: 教室、宿舍等场所要经常开窗通风,每天至少2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保持校园环境清洁。
4. 健康生活:保证充足睡眠,均衡饮食,坚持锻炼,增强免疫力。
五、明确学校防控措施
1. 介绍学校的日常监测制度:晨检、午检。
2. 说明新生入学体检和教职工年度体检中的结核病筛查。
3. 讲解学校发现疑似病例后的报告和处置流程,让师生了解学校有完善的应对机制。
让我们共同努力,关注健康,科学防治,共建无结核的健康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