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党建带团建,以老带新是华泾小学的优良传统,现在这一传统项目又得以新的体现。今年,以学校英语大组为首,确立了此项目为学校的校本培训项目之一。
见习教师吴双燕于去年9月进入我校,她勤奋好学,除了钻研教材,备好每一节课外,还十分珍惜每一次外出或校内听课的机会,每节课后认真反思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凭着自己的不懈努力,已在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模式。为了更好地培养她,校领导特别派给了张慧瑛老师作为她的带教师傅。张老师是一个已有着二十多年丰富的英语教学经验的老教师了,现任区中心组成员,区兼职教研员。并以连续两届获得区“耕耘奖”的光荣称号,她认真负责地接下了这个任务。虽然她平时的教学任务已十分繁忙。但是她丝毫不放松师徒带教的工作。课前检查教案,坚持每周师徒互相听一堂随堂课。课后,给予指导。由于新教师缺乏对教材的把握。张老师就经常在教研活动时,耐心地作为新老师讲解,分析教材的重点,难点,把自己的第一手经验和对教材的理解传授给新老师。在她的带教下,吴老师有了长足的进步。
正是有了张老师那忘我的精神,无私的奉献,在短时间内,吴老师得到了迅速地成长。4月25日,她面向全区的新见习教师展示了一堂朴实又不乏生动的英语课。那天,全区的新见习教师以及区教研员都来到了华泾小学。在课上,小朋友都被吴老师那生动,形象的口头表达语言,活泼的肢体语言所感染,个个踊跃发言,使得课堂气氛显得异常热烈。课后,专家给予了点评。专家首先肯定了吴老师对教材和教学活动中的重点的把握。同时也给出了青年教师在课堂中缺乏对学生调控能力的善意提醒,当然,专家也谈到了这是一个需要慢慢积累的过程。
作为区兼职教研员的张老师紧接着也为区新见习老师开设了一个主题为“青年教师的教学规范”的小型讲座。以教师本人的教学素养和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两方面来说,提出了新一代的英语教师在英语素养方面应该要有更高的要求。最后,专家和新老师们一起就本节课及本节课延伸出的内容展开了热烈地讨论,同时,专家也指出新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必须从一刻一夕开始做起。活动虽然结束了,但留给新老师思考和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
愿所有的青年见习教师都能在资深教师的带领下,迅速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合格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