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千人千面,其性不同”。不难发现,即使是不满周岁的婴儿,也具有不同的脾气和秉性,有的孩子爱哭爱闹,他们似乎对周围环境有一种不安全感,害怕陌生人,对新鲜事物不感兴趣,无法忍受与妈妈的片刻分离。与之相反,另一些孩子则表现得比较活泼,对陌生的人或事物不仅不害怕,反而充满好奇心,他们不愿总缠在妈妈身边,更喜欢探索这个新奇有趣的世界。成人当中也是如此,有人害羞、腼腆,有人开朗、热情。心理学研究者假定,前一种人具有“行为抑制性”,他们仿佛长了一个“害羞的脑”,对待新鲜、陌生的人或事物,往往采取回避的态度,对生活中让人不开心的事似乎更为敏感,比较容易陷入焦虑、紧张、悲伤、痛苦等消极的心境当中。他们的脑真的比别人更害羞吗? 许多研究发现,无论对于儿童还是成人,面临不同类型的情感刺激时,额叶的脑电活动将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例如,当亲人去世,人们感到悲痛欲绝时,大脑右额叶的电活动较强烈;而看喜剧电影感到乐不可支时,左额叶的脑电活动较多。在安静、放松的状态下,不同的人会表现出不同的脑电活动特点:有的人右额叶活动较多,有的人左额叶活动较多。那么,害羞、焦虑的人与活泼、开朗的人在额叶电活动的特点上是否有所不同呢? 美国心理学家戴维森和福克思选择了一些10个月大的婴儿,由妈妈抱着来到实验室。研究者先在安静、放松的状态下,测量了婴儿两半球额叶的脑电活动。30分钟以后,让婴儿的妈妈对孩子摆摆手,说“再见”,然后离开实验室,同时记录下婴儿的反应,如是否哭泣,哭了多长时间等。结果发现,额叶电活动特点可以预测婴儿与妈妈分离后的反应,那些右额叶电活动较多的婴儿更容易在妈妈离开时大哭大闹,左额叶电活动较多的婴儿则不会那么难过。 进一步的研究证实了额叶脑电活动特点与个体行为倾向的内在联系。 心理学研究者选择了一些两岁零七个月的孩子。每次实验时,实验员将两名孩子和他们的妈妈一起领到一间很大的游戏室。游戏室的地板上放着一些很有意思的玩具,其中有一个玩具隧道,小孩子可以在里面爬来爬去。实验员事先告诉妈妈不要主动与孩子说话或者一起玩。游戏室的一面墙壁上安有单向玻璃。这是一种特殊的玻璃,房间里的人不能看到外面,但外面的人可以看到房间里情况。透过单向玻璃,实验员可以观察、记录下孩子们的一举一动。 实验开始10分钟后,实验员将一个遥控机器人带入房间,机器人在实验员的操纵下开始说话,并且向孩子们走过去。3分钟以后,机器人说:“我累了,我要回去休息一会儿。”然后,由一名实验员将机器人取走。实验进行了20分钟时,一个陌生的实验员走进来,手里拿着一个托盘,里面放着几个非常吸引人的玩具,他会邀请孩子们来玩玩具。3分钟后,他将玩具放在地板上,让孩子们自己玩,然后离开房间。在第25分钟时,实验结束。 透过单向玻璃,研究者发现,孩子们在实验过程中有不同的表现:有的孩子非常认生、怕羞,他们迟迟不敢碰那些玩具或者靠近机器人,也不敢进入隧道,他们大部分时间都围在妈妈身边,不说话,也不理睬陌生的实验员;而另一些孩子则能够比较快地适应游戏室的环境,他们很快就会兴高采烈地玩玩具,与机器人打招呼,而且会主动向实验员要玩具玩,在整个游戏过程中,他们很少与妈妈呆在一起。研究者根据孩子们在实验中的表现,把非常怕羞的孩子归为行为抑制组,把一点也不怕羞的孩子归为非抑制组,其他孩子归为中间组。 七个月以后,研究者测量了这些孩子在放松状态下的脑电活动后发现,与一点儿也不怕羞的孩子相比,非常怕羞的孩子表现出较多的右额叶电活动,中间组孩子的脑电活动位于两组之间。这个实验说明,人的脑电活动特点和行为倾向之间存在着较稳定的内在联系。 除此以外,还有许多实验都发现了类似的结果,即右额叶电活动较多的人更容易表现出高兴、好奇等非抑制的特点。可见,这两种人的脑活动确实不大一样,害羞的人似乎真的长着一个“害羞的脑”。不过,研究者也发现,并不是所有右额叶活动较多的人都会害羞,也不是所有害羞的人的右额叶活动水平都高,这说明还有其它的原因影响着人们的害羞行为。这些原因究竟是什么呢?它们对人有怎样的影响?这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摘自七彩谷心灵轨迹,http://www.7cv.com/psy/ |